《金匮真言论》:
1,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2,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阴阳应象大论》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六节藏象论》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五藏生成》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脉要精微论》
1,肝气盛则梦怒。
2,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3,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平人气象论》
1,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皆死。
2,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藏气法时论》
1,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2,肝病者,两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3,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血气形志》
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得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刺热》
1,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脇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2,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痹论》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痿论》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水热穴论》
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标本病传论》
肝病头目眩脇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气交变大论》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脇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脇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乾凋陨,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五常政大论》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本藏》
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挽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五味》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邪客》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梁針灸寫於2018年8月)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1,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2,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阴阳应象大论》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六节藏象论》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五藏生成》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脉要精微论》
1,肝气盛则梦怒。
2,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3,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平人气象论》
1,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皆死。
2,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藏气法时论》
1,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2,肝病者,两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3,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血气形志》
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得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刺热》
1,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脇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2,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痹论》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痿论》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水热穴论》
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标本病传论》
肝病头目眩脇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气交变大论》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脇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脇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乾凋陨,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五常政大论》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本藏》
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挽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五味》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邪客》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梁針灸寫於2018年8月)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