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导引第一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
【摘要】公元前186年入土的张家山汉简《引书》是已知最早的导引气功专著。该书和马王堆导引帛画珠联璧合,表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年导引已经在华夏大地广为普及。《引书》开创了导引学“一病一法”的体例,九百余年以后第一部由官方出版的导引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完全与之相同。《引书》也使《黄帝内经》中部分被删除的内容重见天日。
【关键词】引书 导引学 体例 黄帝内经
【Abstract】Yin-Shu (the book of Daoyin ) is the most earliest known Daoyin ( Qigong )monograph. Yin-Shu is a Han bamboo slip which is interred at B.C. 186. Yin-Shu and Mawangdui silk painting making a perfect couple indicates that Daoyin ( Qigong ) was spread widely at the end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Yin Shu creates the Qigong monograph style of “one remedy of one malady ”. the first official Daoyin monograph Various pathogenic designate theory published 900 years later retained this style. Yin-Shu also include some deleted contents in Huang-di-nei-jing.
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湖北省江陵张家山清理了编号为二四七的汉墓,在随葬品中发现了1236枚竹简,竹简堆叠的次序从上至下是《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等,涉及了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脉学、导引学、数学、军事理论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科学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特别是《引书》的出土是继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导引图》之后,我国考古工作中第二次发现古代导引术的文献资料。《导引图》有图无文,而《引书》的部分内容可以和《导引图》相互文图印证,使我们对先秦时期导引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家山二四七号墓主人是一名低级官吏,好医术、通晓法律和计算。墓中所出的《历谱》中最后一年是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其入土时间当比马王堆汉墓的入土时间(公元前168年)早十余年。
《引书》共有竹简112枚,共3235字。书名《引书》意即导引之书。《黄帝内经》注说:“引谓导引”。《引书》为作者原题,而马王堆汉墓中的《五十二病方》等书是被整理者或者发掘者所命名的,这说明《引书》是一本成熟著作,此点意义重大。
《引书》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四季养生之道。第一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可以认为是全书的总纲:如果要想长寿健康,就要像彭祖那样遵守自然法则。《引书》对人的春夏秋冬的养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春天早起后,先“弃水”(小便)、“澡漱”、“洒齿”(刷牙)、叩齿,然后“广步于庭,被发缓行”,承受地上的清露,吸取天空的精气,最后饮清水一杯,以增进健康。第一部分还对四季的房事活动提出了不同的时间要求,强调不宜超过所指出的时间,“益(过多)之伤气”。
《引书》第二部份记载导引术式以及用导引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全书的主干,介绍了大约86种术式和一套24个动作的导引操。该部分又可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基本动作说明,共41式,每一个术式有一个名字。比如说第一式是“举胻交股,更上更下三十,曰交股。” 将两腿悬起,互相交叉上下挥动,这一术式是根据动作特点而命名为“交股”。第二式是“伸腑屈指三十,曰尺蠖。”此式模仿尺蠖蠕动爬行,是依据仿生法来命名。第二节是导引的医学应用,共45条,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是重点中的重点。该节叙述了45中病症的导引疗法,涉及到现代医学中内、外、泌尿、五官、口腔、精神各科,该节术式多以“引”字开头,如“引瘅病之始也,意回回然欲步,体浸浸痛。当此之时,急治八经之引,急呼急呴,引阴”,这也可能是本书叫《引书》的另一个原因。其基本格式是对症施引,这种格式对后世导引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在后面还会介绍。第三节共24条,用于养生保健,但未讲动作要领,部分术式和前两段有重复。有人认为这是24个独立的术式,但更有可能是一套完整的导引操。后世流传的诸多导引术,包括著名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皆可从中找到其雏形。
第三部分着重说明导引养生的理论。主要论述了人得病的原因及相应的导引预防办法,最后谈到了哲学问题。首先是外环境的协调,《引书》认为人之得病是因为饮食起居不能做到与四季交替带来的暑、湿、风、寒、雨、露等变化相协调。并为此提供了针对性的导引方法:如“春夏秋冬之间,乱气相薄遝也……是以必治八经之引……”,“夏日再呼,壹呴壹吹”等。这和《黄帝内经》提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涵一致。其次是内环境的协调。引书指出,人得病的另一大原因是“人生于情,不知爱其气,是以多病而易死”,并指出了针对“贵人”和“贱人”的不同调节方法,这又和《黄帝内经》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高度一致。最后作者借用《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一段话,将其改为“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籥也,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改动虽然很小,却把人体小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体现了现代系统论中的“套叠”思想,使《引书》全篇升华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综上所述,《引书》篇幅宏大,结构完整。此前,学术界一直视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传统导引疗法之首部著作。《引书》的出现使我国导引学专著的历史往前推了七百余年。将引书》与其他传世之导引学文献资料相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其学术意义:
1、 《引书》与《脉书》及马王堆出土文献。除了《引书》以外,张家山汉墓还同时出土了另外一种和中华原创医学的重要文献《脉书》。这两种书都能在马王堆汉墓中的经典相互参照:马王堆《导引图》有图无文字说明,虽有寥寥数字题图名,但难以窥全豹,《引书》丰富的文字解释,使人一目了然;《脉书》涵盖了马王堆《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书》的全部内容,而且可以补充它们中的不少缺字;《脉书》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是按照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脉书》和《引书》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密:前者为病理分析,后者为治法安排,比如《脉书》云:“(病)在鼻,为鼽”,《引书》则有:“引鼽,危坐,以手力循鼻以仰,极,抚心,以力引之,三而已。”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初步断定这个时候的医学主流不是岐黄学派,而是扁鹊学派。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也就是说扁鹊脉法天下第一。后世扁鹊学派的重要人物如华佗、吴普等也是导引术的积极推广者。关于扁鹊学派和导引学之间的关系,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2、《引书》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黄帝内经》非出自一人之手,主要章节在战国时期就已完成,个别篇章则成于两汉。《引书》的出现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佐证。《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中讲到的四季养生法从总纲原理到内容结构和《引书》都极为相似,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在成书过程中受到《引书》的强烈影响。《黄帝内经》升华了导引的理论意义,《引书》丰富了黄帝内经的实践依据,因此《引书》很有可能是已经失传的《黄帝外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六艺”:针、灸、砭、导引、按蹻、毒药是中医体系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而《引书》则证实了内经关于中医六艺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引书》也是中医学最早的典籍之一。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黄帝内经》虽然结构宏大,在学术和文字上更加成熟,但由于成书时间过于漫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某些意识形态的干扰,比如在“四季养生”方面,《引书》对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房事时间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说明当时的医家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黄帝内经》虽是稍晚编辑而成,但在这个问题上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根本不提……凡此种种,《黄帝内经》和专注于医学目的《引书》已经有了不小的差别。
3、《引书》对后世导引学著作的影响。《引书》开创了导引学“一病一法”的体例,隋朝官方出版的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完全与之相同,从先秦到隋以至于明,导引的方法、要领、术式一脉相承,改动不大,均涉及到调形、调神、调息各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在不同时代则各有侧重。《引书》中的86种术式以调形为主,有的还辅以器械和他人协助,和“按蹻”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但意念控制(调神)的术式已经出现,比如“病肠之始也,必前胀。当胀之时,属意小腹而精吹之,百而已。”此乃后世“意守”的来源之一,但这种术式在书中所占比例很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变迁,导引注重调神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例,其中所载213种导引术式中,不注明用意念的单纯肢体导引占58种,有意念倾向明显的“行气”导引36种,其余为肢体动作配合吐纳、意念等的综合导引法。至明朝曹士洐《保生秘要》所载导引法则已是用意念导引者为多。这说明由《引书》所开创的导引学研究在两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发展,成果颇丰。
4、《引书》所载导引术与其他修持方法的区别。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刚刚出土时,曾有这样的争论:究竟是一图一式,还是一组连续的动作。《引书》的出土终结了这一争论:第一,《导引图》是一个功法集锦,第二,《导引图》不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操练,而是一式针对一种疾病。这样就给了我们一把破解马王堆汉墓帛画的钥匙:医学目的是导引学的首要方向。同时,还有助于使我们澄清导引与婆罗门教的瑜伽、佛教的禅修、道家的仙学等修炼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医学,而不是某种宗教信仰。
【附注:这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林海先生在2012年“湖北药师佛文化节”上的发言。】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摘要】公元前186年入土的张家山汉简《引书》是已知最早的导引气功专著。该书和马王堆导引帛画珠联璧合,表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年导引已经在华夏大地广为普及。《引书》开创了导引学“一病一法”的体例,九百余年以后第一部由官方出版的导引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完全与之相同。《引书》也使《黄帝内经》中部分被删除的内容重见天日。
【关键词】引书 导引学 体例 黄帝内经
【Abstract】Yin-Shu (the book of Daoyin ) is the most earliest known Daoyin ( Qigong )monograph. Yin-Shu is a Han bamboo slip which is interred at B.C. 186. Yin-Shu and Mawangdui silk painting making a perfect couple indicates that Daoyin ( Qigong ) was spread widely at the end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Yin Shu creates the Qigong monograph style of “one remedy of one malady ”. the first official Daoyin monograph Various pathogenic designate theory published 900 years later retained this style. Yin-Shu also include some deleted contents in Huang-di-nei-jing.
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湖北省江陵张家山清理了编号为二四七的汉墓,在随葬品中发现了1236枚竹简,竹简堆叠的次序从上至下是《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等,涉及了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脉学、导引学、数学、军事理论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科学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特别是《引书》的出土是继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导引图》之后,我国考古工作中第二次发现古代导引术的文献资料。《导引图》有图无文,而《引书》的部分内容可以和《导引图》相互文图印证,使我们对先秦时期导引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家山二四七号墓主人是一名低级官吏,好医术、通晓法律和计算。墓中所出的《历谱》中最后一年是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其入土时间当比马王堆汉墓的入土时间(公元前168年)早十余年。
《引书》共有竹简112枚,共3235字。书名《引书》意即导引之书。《黄帝内经》注说:“引谓导引”。《引书》为作者原题,而马王堆汉墓中的《五十二病方》等书是被整理者或者发掘者所命名的,这说明《引书》是一本成熟著作,此点意义重大。
《引书》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四季养生之道。第一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可以认为是全书的总纲:如果要想长寿健康,就要像彭祖那样遵守自然法则。《引书》对人的春夏秋冬的养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春天早起后,先“弃水”(小便)、“澡漱”、“洒齿”(刷牙)、叩齿,然后“广步于庭,被发缓行”,承受地上的清露,吸取天空的精气,最后饮清水一杯,以增进健康。第一部分还对四季的房事活动提出了不同的时间要求,强调不宜超过所指出的时间,“益(过多)之伤气”。
《引书》第二部份记载导引术式以及用导引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全书的主干,介绍了大约86种术式和一套24个动作的导引操。该部分又可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基本动作说明,共41式,每一个术式有一个名字。比如说第一式是“举胻交股,更上更下三十,曰交股。” 将两腿悬起,互相交叉上下挥动,这一术式是根据动作特点而命名为“交股”。第二式是“伸腑屈指三十,曰尺蠖。”此式模仿尺蠖蠕动爬行,是依据仿生法来命名。第二节是导引的医学应用,共45条,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是重点中的重点。该节叙述了45中病症的导引疗法,涉及到现代医学中内、外、泌尿、五官、口腔、精神各科,该节术式多以“引”字开头,如“引瘅病之始也,意回回然欲步,体浸浸痛。当此之时,急治八经之引,急呼急呴,引阴”,这也可能是本书叫《引书》的另一个原因。其基本格式是对症施引,这种格式对后世导引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在后面还会介绍。第三节共24条,用于养生保健,但未讲动作要领,部分术式和前两段有重复。有人认为这是24个独立的术式,但更有可能是一套完整的导引操。后世流传的诸多导引术,包括著名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皆可从中找到其雏形。
第三部分着重说明导引养生的理论。主要论述了人得病的原因及相应的导引预防办法,最后谈到了哲学问题。首先是外环境的协调,《引书》认为人之得病是因为饮食起居不能做到与四季交替带来的暑、湿、风、寒、雨、露等变化相协调。并为此提供了针对性的导引方法:如“春夏秋冬之间,乱气相薄遝也……是以必治八经之引……”,“夏日再呼,壹呴壹吹”等。这和《黄帝内经》提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涵一致。其次是内环境的协调。引书指出,人得病的另一大原因是“人生于情,不知爱其气,是以多病而易死”,并指出了针对“贵人”和“贱人”的不同调节方法,这又和《黄帝内经》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高度一致。最后作者借用《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一段话,将其改为“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籥也,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改动虽然很小,却把人体小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体现了现代系统论中的“套叠”思想,使《引书》全篇升华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综上所述,《引书》篇幅宏大,结构完整。此前,学术界一直视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传统导引疗法之首部著作。《引书》的出现使我国导引学专著的历史往前推了七百余年。将引书》与其他传世之导引学文献资料相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其学术意义:
1、 《引书》与《脉书》及马王堆出土文献。除了《引书》以外,张家山汉墓还同时出土了另外一种和中华原创医学的重要文献《脉书》。这两种书都能在马王堆汉墓中的经典相互参照:马王堆《导引图》有图无文字说明,虽有寥寥数字题图名,但难以窥全豹,《引书》丰富的文字解释,使人一目了然;《脉书》涵盖了马王堆《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书》的全部内容,而且可以补充它们中的不少缺字;《脉书》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是按照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脉书》和《引书》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密:前者为病理分析,后者为治法安排,比如《脉书》云:“(病)在鼻,为鼽”,《引书》则有:“引鼽,危坐,以手力循鼻以仰,极,抚心,以力引之,三而已。”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初步断定这个时候的医学主流不是岐黄学派,而是扁鹊学派。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也就是说扁鹊脉法天下第一。后世扁鹊学派的重要人物如华佗、吴普等也是导引术的积极推广者。关于扁鹊学派和导引学之间的关系,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2、《引书》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黄帝内经》非出自一人之手,主要章节在战国时期就已完成,个别篇章则成于两汉。《引书》的出现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佐证。《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中讲到的四季养生法从总纲原理到内容结构和《引书》都极为相似,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在成书过程中受到《引书》的强烈影响。《黄帝内经》升华了导引的理论意义,《引书》丰富了黄帝内经的实践依据,因此《引书》很有可能是已经失传的《黄帝外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六艺”:针、灸、砭、导引、按蹻、毒药是中医体系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而《引书》则证实了内经关于中医六艺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引书》也是中医学最早的典籍之一。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黄帝内经》虽然结构宏大,在学术和文字上更加成熟,但由于成书时间过于漫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某些意识形态的干扰,比如在“四季养生”方面,《引书》对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房事时间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说明当时的医家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黄帝内经》虽是稍晚编辑而成,但在这个问题上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根本不提……凡此种种,《黄帝内经》和专注于医学目的《引书》已经有了不小的差别。
3、《引书》对后世导引学著作的影响。《引书》开创了导引学“一病一法”的体例,隋朝官方出版的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完全与之相同,从先秦到隋以至于明,导引的方法、要领、术式一脉相承,改动不大,均涉及到调形、调神、调息各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在不同时代则各有侧重。《引书》中的86种术式以调形为主,有的还辅以器械和他人协助,和“按蹻”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但意念控制(调神)的术式已经出现,比如“病肠之始也,必前胀。当胀之时,属意小腹而精吹之,百而已。”此乃后世“意守”的来源之一,但这种术式在书中所占比例很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变迁,导引注重调神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例,其中所载213种导引术式中,不注明用意念的单纯肢体导引占58种,有意念倾向明显的“行气”导引36种,其余为肢体动作配合吐纳、意念等的综合导引法。至明朝曹士洐《保生秘要》所载导引法则已是用意念导引者为多。这说明由《引书》所开创的导引学研究在两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发展,成果颇丰。
4、《引书》所载导引术与其他修持方法的区别。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刚刚出土时,曾有这样的争论:究竟是一图一式,还是一组连续的动作。《引书》的出土终结了这一争论:第一,《导引图》是一个功法集锦,第二,《导引图》不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操练,而是一式针对一种疾病。这样就给了我们一把破解马王堆汉墓帛画的钥匙:医学目的是导引学的首要方向。同时,还有助于使我们澄清导引与婆罗门教的瑜伽、佛教的禅修、道家的仙学等修炼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医学,而不是某种宗教信仰。
【附注:这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林海先生在2012年“湖北药师佛文化节”上的发言。】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