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学派之宗师。被尊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人物,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實它是一篇以修煉喻世的文章,其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寫氣功的。老子的學生文子的著作《文子》,同樣記錄了大量的老子的語錄。從所有這些判斷,老子應該是個氣功大師,而且開了天目,具有特異功能。
摘錄《道德經》部分如下,阿拉伯數字為原文的章節。
5,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
(1)橐龠,就是風箱。
(2)守中,意守丹田
【譯】
天地之間的能量,就像風箱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然而何以絕大多數人都無法使用?話說得再多,術數也有窮盡,還不如意守丹田。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注】
(1)谷神,即生养之神。
(2)玄牝,武當派的長春子邱處机曾在他的《邱祖秘傳大丹直指》中有詳細的論述:“……人以命門為玄,腎堂為牝,此處立基,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臍后腎前,而又非臍下一寸三分,亦非兩腎間之空竅。此乃真竅,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中接心腎,內虛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种實藏于此,通天地,通神圣,得則生矣,失則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兩者所說相互應照。
【譯】
這幾句,意為玄牝為人的命根,不可強用之。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注】
(1)一,道家書籍一般用一來表示丹田,抱一、守一均指守丹田。
(2)能无离乎?意為:元神可以不離開人體嗎?元神離開身體,即為人的死亡。反問句表示元神不會離開身體,這樣人就會長壽。
(3)柔,並非指身體柔和、柔軟之意,而是指虛空。(與下文第52條中的“柔”,意思相同)。
(4)专气致柔,把全身的氣專注於守丹田,讓自己處於極度的虛空當中。
(5)嬰兒,練習氣功,開了天目之後,再修煉到比較高級的境界,會長出元嬰。這個只有開了天目的人才可以看到。
(6)涤,過多的慾望。練習天目的過程,需要非常安靜,心要靜,環境也要靜。而心靜的前提是祛除過多的慾望,所以就是涤除。
(7)玄览。表示用天目觀看,這個“玄”,表示天目的意境,即玄之又玄,不是兩目可以比擬的。
(8)連續3個反問句,其實回答都是肯定的回答,即,練功專注,元神就可以不離開人體,會長出元嬰,天目看不到瑕疵。
【譯】
此段寫練習氣功當中的虛無境界。當知心意守丹田之後,元神可以不離開人體嗎?(答案是:可以。)當練功到達極度虛空狀態時,會長出元嬰嗎?(答案是:會。)當祛除污垢,使用天目觀察世界,真的會看不到瑕疵嗎?(答案是:真的會。)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注】
(1)致虚极,守静笃。是指練習靜功所到達的境界,虛之又虛,空之又空,虛空到了極點。
(2)萬物並作,這是天目開啟之前的景象。只有練習氣功開了天目的人,才能夠體驗到。
(3)复,結合上下文,這是用天目觀察到的多維空間,不是用人的雙眼看到的3維空間,所以用复表示多維空間。
【譯】
靜坐到極限之後,虛空到了極點。這時候,天目之處,萬物並作,天目開始有反映了,我開始用天目觀察多維空間。
2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注】
(1)孔。指天目。
【譯】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為天目中所得到的東西,只有通過修煉氣功才能夠獲取。
(2)後幾句,是指天目初開的景象,所以才恍恍惚惚,看不清楚,有像,有物,也有宇宙的精華,有可以信賴的東西。
52,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注】
(1)兌:口。兑为口。――《易·说卦》
(2)门:门户,即眼睛。《博雅》:“门,守也。”
(3)柔,练习气功过程中的虚空、虚无状态。
(4)守柔,保持自己的虛空狀態。
【譯】
(舌頂上顎)口輕輕閉上,關上眼睛,靜靜地修煉。如果打开欲念之口,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在靜坐中,(天目)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光亮,叫做“明”;保持自己的虛空狀態,光線就會變得更亮了,叫做“强”。用這微小的光芒,反照身體內部,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這是氣功中的內照法。)
(梁針灸寫於2017年3月)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人物,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實它是一篇以修煉喻世的文章,其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寫氣功的。老子的學生文子的著作《文子》,同樣記錄了大量的老子的語錄。從所有這些判斷,老子應該是個氣功大師,而且開了天目,具有特異功能。
摘錄《道德經》部分如下,阿拉伯數字為原文的章節。
5,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
(1)橐龠,就是風箱。
(2)守中,意守丹田
【譯】
天地之間的能量,就像風箱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然而何以絕大多數人都無法使用?話說得再多,術數也有窮盡,還不如意守丹田。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注】
(1)谷神,即生养之神。
(2)玄牝,武當派的長春子邱處机曾在他的《邱祖秘傳大丹直指》中有詳細的論述:“……人以命門為玄,腎堂為牝,此處立基,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臍后腎前,而又非臍下一寸三分,亦非兩腎間之空竅。此乃真竅,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中接心腎,內虛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种實藏于此,通天地,通神圣,得則生矣,失則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兩者所說相互應照。
【譯】
這幾句,意為玄牝為人的命根,不可強用之。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注】
(1)一,道家書籍一般用一來表示丹田,抱一、守一均指守丹田。
(2)能无离乎?意為:元神可以不離開人體嗎?元神離開身體,即為人的死亡。反問句表示元神不會離開身體,這樣人就會長壽。
(3)柔,並非指身體柔和、柔軟之意,而是指虛空。(與下文第52條中的“柔”,意思相同)。
(4)专气致柔,把全身的氣專注於守丹田,讓自己處於極度的虛空當中。
(5)嬰兒,練習氣功,開了天目之後,再修煉到比較高級的境界,會長出元嬰。這個只有開了天目的人才可以看到。
(6)涤,過多的慾望。練習天目的過程,需要非常安靜,心要靜,環境也要靜。而心靜的前提是祛除過多的慾望,所以就是涤除。
(7)玄览。表示用天目觀看,這個“玄”,表示天目的意境,即玄之又玄,不是兩目可以比擬的。
(8)連續3個反問句,其實回答都是肯定的回答,即,練功專注,元神就可以不離開人體,會長出元嬰,天目看不到瑕疵。
【譯】
此段寫練習氣功當中的虛無境界。當知心意守丹田之後,元神可以不離開人體嗎?(答案是:可以。)當練功到達極度虛空狀態時,會長出元嬰嗎?(答案是:會。)當祛除污垢,使用天目觀察世界,真的會看不到瑕疵嗎?(答案是:真的會。)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注】
(1)致虚极,守静笃。是指練習靜功所到達的境界,虛之又虛,空之又空,虛空到了極點。
(2)萬物並作,這是天目開啟之前的景象。只有練習氣功開了天目的人,才能夠體驗到。
(3)复,結合上下文,這是用天目觀察到的多維空間,不是用人的雙眼看到的3維空間,所以用复表示多維空間。
【譯】
靜坐到極限之後,虛空到了極點。這時候,天目之處,萬物並作,天目開始有反映了,我開始用天目觀察多維空間。
2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注】
(1)孔。指天目。
【譯】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為天目中所得到的東西,只有通過修煉氣功才能夠獲取。
(2)後幾句,是指天目初開的景象,所以才恍恍惚惚,看不清楚,有像,有物,也有宇宙的精華,有可以信賴的東西。
52,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注】
(1)兌:口。兑为口。――《易·说卦》
(2)门:门户,即眼睛。《博雅》:“门,守也。”
(3)柔,练习气功过程中的虚空、虚无状态。
(4)守柔,保持自己的虛空狀態。
【譯】
(舌頂上顎)口輕輕閉上,關上眼睛,靜靜地修煉。如果打开欲念之口,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在靜坐中,(天目)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光亮,叫做“明”;保持自己的虛空狀態,光線就會變得更亮了,叫做“强”。用這微小的光芒,反照身體內部,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這是氣功中的內照法。)
(梁針灸寫於2017年3月)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