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請理性閱讀


(上)






老徐(徐文兵大夫)一定是喝了點小酒,那晚一連好幾個電話。他在電話後頭喂餵了兩嗓子,以為信號不好,掐了。哪裡是信號不好,是我那幾天重感冒後聲音嘶啞如破鑼。電話再來,他很奇怪地問我:「你什麼手機,聲音這麼差?」我終於聲嘶力竭讓他明白是我的嗓子出問題啦!


「那你不要說話,聽我說!我就是想告訴你,我今天太高興了,真想抱住你親一下!」啊?!喝得這麼高啊?我徹底失聲了。老徐還在電話那頭激動著,我甚至都聽見他的心跳了:「這次道醫會收穫太大了,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貝散落在民間,沒想到通過道醫會我找到了夢寐以求道門秘傳《黃帝內經》的線索!我終於知道自己下半輩子要做什麼了!」


哦,多年之後厚朴堂主退隱山林吟風嘯月?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開始構思:如果關於他的紀錄片由他和梁某人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說《黃帝內經》開始,到皓首窮經研究道門秘傳《黃帝內經》結束,很完整有故事性嘛!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通過參加第二屆道醫會的年輕醫生劉德會,徐文兵兄得知北京白雲觀有一位三申道人目前手上有一部道門秘傳《黃帝內經》,而且已經印製成冊了!一向痴迷《黃帝內經》,堅信中醫一旦脫離道家思想必然沒落的徐文兵聽到這個消息歡欣鼓舞,所以趕緊電話我,一起分享快樂。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自我拜訪中醫道家之後,至少有十來位朋友跟我提及道醫三申道人,大家說他是「民間異人,道醫大師......太素脈法獨步江湖,手上道門秘傳《黃帝內經》是稀世之物......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導致對人冷漠不信任......性格乖張喜怒無常,好煙酒......千萬不要跟他說你是記者 ,他很反感的......」云云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半年前經過北京時,我還專程到白雲觀尋訪過三申道人,可惜無緣。聽說劉德會兄和他相識,趕緊請他引見,都約好了在某日下午白雲觀喝茶聊天,可因道長臨時出診再次錯過。後來道長的一位張姓弟子在網路上毛遂自薦願牽線搭橋,再加上一位中醫朋友的道協道友,我現在至少有三條線索在向三申道人靠攏......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4月10日晚近十點,老徐又來電話,「明天見三申道長去啦!」聽上去像是他第一次和情人約會,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


「預約好啦?」


「沒有,我掛了號,先當作病人看病去。」哈哈,把我笑翻笑歪笑破肚子了,你也有今天?名滿江湖的徐文兵,驕傲的老徐,病人挂號排到三年之外的徐大夫,為了求學求道求見三申道人,在電話預約時間帶領兩位助手,同時打電話預約挂號,哎呀呀,風水輪流轉啊。


「不許笑話!我掛到三申道長的第一號,明天等我好消息!」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4月23日,因為大雨交通擁堵,當我急急忙忙趕到建國門,推開某座錄音棚的時候,裡面正爆出滿屋子的笑聲,中間夾雜某中年男子無比興奮地高呼「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半夜三點要起來拉屎啦!」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屋裡那位前額開闊,斑白兩鬢灰白頭髮花白鬍子糾結在一起像是一捆被攪亂的毛線球的正是三申道人,他手指夾著一根煙屁股,眼睛眯眯地微笑著,像是一位剛剛抖完包袱的魔術師,愉快地享受著觀眾的掌聲。圍坐在三申道人身邊的正是滿臉飛揚的徐文兵兄和梁某人,還有來自江西的龍醫生。


其實老徐梁某人和我三個月前都曾經和三申道人有過一面之緣,那次張至順道長來京,我們倆陪張爺去白雲觀時就在道醫館見到的正在問診的三申道人。老徐一看三申道人相貌不凡啊,激動不已,把頭探進三申道人的診室舉手問到:「道長,加一個號可以嗎?」三申道人抬頭冷眼看了看這位不速之客,輕輕搖搖頭。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三申道人看上去真是很嚴肅、專註甚至冰冷。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問候道人!三申道人抱拳回禮。 三顧茅廬始見真人啊,一定是受了梁某人和老徐情緒的影響,我搬椅子坐下來的時候還有幾分激動。聽從三申道人弟子的建議,初次見面,不帶攝像機,不過我還是毫不遲疑地掏出了相機。沒辦法,明知三申道人無法忍受記者,可是我更無法忍受自己變成一個手邊沒有相機的記者。


好在我的舉動三申道人看在眼裡,表情並沒有象傳說中的那樣嚴肅起來,依舊笑容可掬。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中)





「道長,作為晚輩我能給你把一下脈嗎?」龍帥江醫生是個直人,抑制不住自己對道長的好奇。


「哈哈哈哈!」三申道人歪頭看著龍醫生,一陣大笑。不會吧龍兄,我還沒談正事呢,你要把道長弄成「喜怒無常」我可跟你拼了。


「道長不知道這樣是不是不恭敬?我只是想要體會一下,學習一下,看看你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三申道人二話不說,摘下手錶,挽起袖口,然後用一種標準的「暖暖的眼神」似笑非笑地伸出了胳膊,「這些年還從來沒有人給我把過脈呢,哈哈哈哈......」


「這簡直是歷史性時刻!」氣氛相當和諧,親愛的梁某人立刻跟進一步,替我發出申請:「道長,機緣難得,我們能拍張照嗎?」


「道長的這個肺多好!關脈,關脈稍微有點緊,問題不大。尺脈也相當好,這麼好的尺脈真的不錯,很少見很少見,平滑的跟二三十歲的人一樣。心脈也好,符合春季的弦,這是正確的。怎麼有這麼好的體質?」天真浪漫的龍醫生一臉不舍放下的表情,大有「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的純情。接著這位老兄又往人群里扔了一顆笑彈:「道長舌苔我看一下?」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實際上三申道人比起老徐和我們,年齡也就是大了幾歲,只是兩鬢斑白鬍子拉雜顯得蒼老,「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其實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身體都比我好。」說這話的時候三申道人的語速慢了下來,小時候他得過大病,吐血不止,醫院拒收,幾乎喪命。後來學醫,三申道人開始嘗葯,一嘗五年,做了兩百多萬字的筆記,不過代價是「把所有的牙都嘗掉了!」我腦中第一反應時想起前不久剛拜訪過兩位骨科醫生「吊醫生」,據我的朋友崔藥師說他們用來治骨折的一味葯玉簪花就會讓人掉牙齒。可是一個人的牙齒全都「嘗」掉了,那要吃多少稀奇古怪的葯啊?做一個 地道的中醫怎麼就這麼難呢?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嘗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過比起當年三申道人被師父關在山洞裡七年背誦道家經典來說,算不上什麼。「每年八月到次年三月,師父把我關在一個小山洞裡,只有一張四尺長的小床,洞小得身子只能蜷著,洞口被大石頭頂住,吃的飯食和解手穢物都是從一個小口子進出......」反抗、憤怒、逃避都不是辦法,因為不背書就沒有飯吃。二十萬字的書稿就這樣背下來了!「我們這門道家法脈在我之前已經口手相傳了九十代!!!」


老徐沉默了,梁某人沉默了,龍醫生終於定在椅子上,我也放下手中的相機。


大家都沉默了。


我感覺自己正在從那小小的洞口悠悠飄出,升到了空中,數千年的道家文化薪火相傳的畫面正依次在眼前慢慢鋪開......我想起這兩年多來尋訪紀錄到的南山隱修人張至順道長,想起終南山邊火龍真人秘傳的火龍一脈,想起華佗舊宅的看門的老太教陳山民熬制華佗膏,想起在背誦湯頭和《黃帝內經》的少年徐文兵......道家文化用它獨特的方式隱秘在民間,寂寞頑強,生生不息......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道長,有書還得有注啊!」老徐按耐不住,第一次遇見三申道人之後,他就一再跟我強調道人是個國寶級的人物, 可惜為世人所不識。 「一粒種子種下去,先長的是根系,即便是大樹也是如此。可是這粒種子要想發芽,就必須有土壤、溫度、濕度。如果你把一粒種子放在磁碟里,它永遠不能成長。我其實也一直想把自己的道家中醫傳承的種子播出去,但是太難了。你隨便把道家秘傳《內經》讀上一段看看,在現代人眼裡都是《天方夜譚》啊!現在時機不對。」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兩百年後吧!」


「好,我等!」老徐大有「愛你一萬年」的氣魄。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下)





三申道人撰寫的《玄隱遺密》內容包括:《黃帝內經》上篇10章100篇和下篇8章73篇、《九常記》9章48篇、《九真要》內篇9章44篇和外篇4章29篇、《陰陽大論》上下2卷13篇及《龜書》上下2篇。


其中《黃帝內經》「典錄」中提到 「二王古,歧轅遠。經冊亡,方生獨,方士嗇,憂生憐。執所密,莫外傳。昔容成子侍商,哀其道不彰。身退以游四野之陸故,考集子十數人,之游錄者三十數,歴十三春有時,成冊者曰內經十八囪,合七十二卷。曰九紀九囪,合三十六卷。曰九真九囪,合三十六卷。」《玄隱遺密》中的「內經72卷,九紀36卷,九真36卷」既然同是容成子所著,那麼《九常記》與《九真要》是否就是已經失佚的《黃帝外經》呢?而《陰陽大論》是否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三申道人原名劉來信,後隨一位雲遊道人學醫時改名劉至賢,再後來自稱三申道人。為什麼叫三申道人?三申捻髯笑曰「學了一百,只懂了百分之三,運用了百分之三,這些年來一直是一知半解,所以叫三申。」


「你要是所學的都只懂百分之三,那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字再不解讀出來,我們可能就永遠理解不了!」梁某人開始公關,「道長,時間到了,讓我們跟你一起解讀這本道家秘傳經書吧?我們可以把資源放在網路上,網路不像電台電視台,有更多的自由。」


「對呀,這麼寶貝的東西!」老徐繼續跟進,最近他是三申道人博客最忠實的讀者對道長,「我每天晚上都捧著書,看上幾句,然後揣著去睡覺,都捨不得多看呢!」他說這話時我想起來的 是舊社會一個藏族女孩得到一顆糖果的故事,因為實在太珍惜,那女孩每天用舌尖舔一下,一顆糖嘗了好幾年。


「道長,要不今天,就先給我們講解一下您這本書的前言吧?」梁某人把自己的臉笑得像一團花,眼睛閃閃充滿期待看著三申道人。《玄隱遺密》開篇的序是三申道人用一手相當漂亮的毛筆親書,我剛剛拜讀,文法全是文言文,沒有相當的古文及書法根底的人,看起來一定丟盔棄甲。自序尚且如此,《玄隱遺密》來自古老的夏朝文字,那許多繁體字、象形字,嘿嘿,即便你有古文功底,要是沒有道家實修體證,看下來還是雲里霧裡。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我乃持守者,非是研索者。」三申道人一再強調《玄隱遺密》不是他所著,只是老祖宗經由他手傳承,可是網路街頭傳說是三申篡編成冊,弄得他「心甚愧疚,若盜金而冠,汗顏棘首。吾不敢竊九十代之辛勤,於已肥勛也。充其功不過錄,其量不過力矣,孰受王者之冠乎?」


不太會拒絕人的三申道人還是捧起了書:「前言......人之所以比其它動物高級,在於能傳授知識,而不僅是象動物一樣只傳授生存技能......經過時間的洗禮,動物變得越來越低級,人類越來越瘋狂......你不理解的東西太多了,才會有神秘的概念。但是知識這個東西,它不是你把它看成神秘的東西你就能理解,而是你必須把它放在平面。學每一種知識,不是你看它是好東西它就變成好東西......時間讓所有看不見的東西積累成看得見的,讓簡單的變得高深。凡事都是這樣,想在很短的時間把它做好,那是不可能的......」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祝由、迷信的方式治病和用藥治病是不一樣。用神術把病治好,病在,人的精神好了。你用藥去治病,病好了,狀態還在。你說你會法術,把誰的病治好了,其實只是把癥狀治好了,他根本上的病一直在潛伏著。而用藥治,則不同,它的病沒有了,癥狀也許還在。舉個例子,你前一天坐火車,可能第二天還在晃......」聲稱自己只讀過小學四年級的三申道人,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這種能力,沒有自小誦讀經典和長大後的遊學參訪這種古老的學習經歷是很難得到的。


「您現在每天還練功?」


「早上練功,四點多起床,七點左右花二十分鐘寫一篇文字。然後到道觀坐診,一天十五個病人,挂號是電話預約。」三申道人說自己治病治得最多的是小孩,他說這話的時候,我能看見一個嘔血將亡,踉踉蹌蹌跌倒在山中的孩子的身影。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和三申道人這一聊已經兩個多小時了,梁某人提議到哪便餐一下?三申道人笑曰自己素食,而且過午不食。「當然過午不食不適合每一個人,適合平時身心清靜人。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每個禮拜餓上大半天是很有必要的。」哦?這話題很重要,說來聽聽?咱們中國人的口號可是「沒有把元素周期表吃完就不算中國人!」


「適當的餓很有必要,吃個六七分,即使是毒,也能消化。餓的時候臟器運動比原來激烈,吃飽的時候是另一種狀態。打個比方,社會上五個人,四個好人其中夾雜一個壞人,這樣的環境壞人就待不住了,會走。要是一個好人和四個壞人在一起,那完蛋了,好人很可能會變成壞人。飲食也是一樣的,只要吃進去的不多,人體自然會排斥它,代謝它。但是如果吃得太多,就累積在身體里,變成病。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如果胃不好,怎麼辦?」


三申道人當即帶領大家貼牆而立,臉、鼻、胸、膝盡量都挨著牆,「呼氣的時侯起來,吸氣的時侯蹲下去,反覆練習,對你的胃大有裨益。 」【注:贴墙功】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那膽不好呢?比如結石?」


「膽結石的人思慮多,吃飯想心事是膽結石的開始,瘋子一樣性格的人不得膽結石的,呵呵。」有次被人拖進卡拉ok廳,強烈的音箱震動讓道人得到了治療膽結石的啟發,就是如圖所示,拿兩個棍子,在膽部附近敲擊,越快越好,取其木氣,據說一個禮拜左右就能開始排石。【注:敲胆功】「內經里,肝是四個臟器組成,但是膽是一個孤臟,孤膽英雄,它保持睡眠中的陽氣外衛,保持你醒來的時候運動的氣機在全身布開來,它多累啊,你們還這樣熬夜,你說它能受得了嗎,你不頸椎誰頸椎,你不神經誰神經去?」


「道長」 ,看到三申道人能用如此簡便的方法治病,梁某人更激動了,「我的一位好朋友的血壓收縮壓一直下不來,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低壓高是腎的問題,高壓高是肝的問題。讓他弄一些圓滑的石子,放在木盆子里,脫光腳在上面跳,運動中按摩刺激腳底穴位,他血壓不下來都不行!」【注:降压功】

道醫奇緣 三申道人



透露一下消息,至今三申道人還有沒一個正式的門徒,想要跟三申道人學習的同學,請先解讀下面這段文字,尤其是裡面八十個「見」字都搞明白了,沒準師門即開,呵呵。


見,所見;見不見。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見見也,乃謂常見。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故見見者,有;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非不見,見者。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是以,見見者,陰也。不見見者,陽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見見, 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不見見,工也。不見見見,神也。若(髟付);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然哉,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見而不見者也。見乎見,不見乎見。不見見者,見矣。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道也。見見而不見見見者,常也。


——《上經.知辧》


道家


傳承道家思想弘揚道教文化

【转自网络】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彭祖经》原文及译文

彭祖介绍: 彭祖, 姓篯名铿。生活于上古三代,是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称之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中华寿神,气功开源"。彭祖是圣人眼中的圣人。从彭祖到孔子两千多年,从孔子至今又有两千多年。孔子之名,家喻户晓,孔子之言,到处流传,孔子的形象,何其伟大!孔子视彭祖,犹如今人视孔子,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彭祖的地位就非常显赫了。在哲人看来彭祖为得道之人,为集上古养生术大成之人。诸子百家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多引彭祖为据,以增强其立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足见彭祖惶惶于哲人心中,长留于哲人哲言。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虽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经》原文: 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 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少周游,时还独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竟不见也。有车马而常不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明抄本面上有头字)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王自往问讯,不告。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又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既至再拜,请问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当用金丹,此九召(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采女条“九召”作“元君”。是。)太一,所以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之所能为。其次当爱养精神,服药草,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身不知交接之道,纵服药无益也。能养阴阳之意,可推之而得,但

《内经图》1詳解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

倪海厦:女人的月經就是奶水

梁冬:好,那我们今天进入这个正题,因为上一周呢,我们讲了糖尿病和这个心脏病,今天我特别想跟您聊一个问题。就是我发现呢,以前我有跟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人聊过,那人力资源部的人跟我说:现在这个女员工里面啊,这个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好像很多。而且现在那个量其实完全不是以前那个,以前那个女子还束胸,都没有那么严重。     倪海厦:对。     梁冬:那个时候拿个布缠着,是吧,为了不要显得那么性感。而现在呢,这么方便,呃,这么这个放……不要方便嘛,就是那么放松的状况之下,还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按摩机,还有这样那样的知识,然后大家都比以前更加关注这个问题了,那为什么就越来越多咧?那它的机理是什么咧?     倪海厦:好,这个问题非常好哈!这是一直在西医学界或是中医学界是一个迷,西医呢只知道得到乳癌,那查到乳癌,最后为什么得到乳癌不是很清楚。哦,然后又说:诶,女性荷尔蒙不能多吃、随便乱吃,吃太多会得到乳癌。也就是说,西医自己知道,他告诉你女性荷尔蒙会产生乳癌,你吃了人工的女性荷尔蒙会造成乳癌。那实际上中医呢,很多中医界……他们并不了解,并没有真正去研读到《黄帝内经》,你真正把《黄帝内经》读完你会发现到,中医认为:奶水,女人的奶水就是月经。     梁冬:这有出处么?     倪海厦:有,就出在《黄帝内经》里面。     梁冬:它怎么说的?《黄帝内经》怎么说?     倪海厦:在《黄帝内经》里面就直接讲,月经就月事么,好,月事以时下,好。那……     梁冬:那这个东西跟奶水有什么关系咧?     倪海厦:在奶水……每个月月经来之前,女人胸部会涨,那涨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前一个礼拜开始慢慢涨起来,到了月经一开始来了以后,胸部的压力就会减轻,减轻以后慢慢、慢慢呢就奶水往下走,走到子宫里面去,然后……那当月经比如来了三天,有的来五天,来完了以后,那个奶……胸部的压力就没有了,噢,那……     梁冬:那为什么这样不是因为胸部的压力,就是说,那这里面并不能说明那就是奶水变的呀?     倪海厦:对,很好,我们有两个地方可以证明。第一个,这个诸位问一下所有的妈妈,生完小孩以后,您在喂奶的期间,你可能花了十个月,花了一年两年去喂母乳,请问你,你在喂奶的期间你有没有月经。     梁冬:不知道,这个事情我觉得很玄妙啊。     倪海厦:很多人都没有月经,偶尔有一两

《黄帝内经》論艾灸

《黃帝內經》有20幾篇文章,共79處描寫艾灸。 現按照分類敘述如下: 1,出處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意譯】: 北方之地,天寒地凍風寒,當地居民喜好野外居住,以乳為食,因此臟腑寒冷,易生脹滿的病症,治療方法應該以艾灸為宜。因此,艾灸,是從北方傳播過來的。 2,功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黃帝內經•靈樞•官能》 【意譯】: 針刺的作用不能達到病灶位置,以致無法根治疾病的時候,最適合用艾灸的方法。 3,治法 即艾灸的治病方法,因為數量太多,不一一列舉。 (梁針灸寫於2018年1月)

聯係我們

中药、针灸、气功、电疗、推拿、火罐、刮痧、养生 药到病除非最好, 不药而癒是至高。 工作地址1:(需要预约) 2415 Pasadena Ave, #E, Los Angeles, CA 90031 工作地址2:(需要预约) 1227 W Valley BL, #207, Alhambra, CA 91803 电话: 梁先生 陆二鹿--酒妻妻--似鹿铃鹿 (如果未接电话,是因为工作忙。请发信息。)

《黄帝内经》关于疣的描写

注:【】内为注释。 1,《灵枢 - 经脉》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肬,通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张锡纯: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泰斗。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各家之学说及西医著作,无不披览,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张氏年近50,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渐渐在中国传开。 《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全文 今时学校中学生多有用静坐之功者,诚以静坐之功原为哲学之起点,不但可以卫生,实能沦我性灵,益我神智也。医者生命所托,必其人具有非常聪明,而后能洞人身之精微,察天地之气化,辩药物之繁赜,临证疏方适合病机,救人生命。若是则研究医学者顾可不留心哲学,籍以沦我性灵、益我神智乎哉。思生平访道,幸遇良师益友指示法门,而生平得力之处,不敢自秘,特将哲学静坐之真功夫详细言之,以供诸医界同人。 夫静坐之功,当凝神入气穴,人之所共知也。然所谓神者,实有元神、识神之别。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静坐者,当其凝神入气穴时,宜用脑中之元神,不宜用心中之识神。益用识神则工夫落于后天,不能返虚入浑,实有着迹象之弊。释家景禅师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又南泉禅师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此皆言不可用心中识神也。用元神则功夫纯置先天,有光明下济,无心成化之妙。元神者脑中无念之正觉也。《阴符经》云:“机在目。”盖目连于脑,目与脑中之正觉融和,即为先天之性光。用此性光下照气穴,是以先天之元神助先天之元气,则元气自能生长。是以佛经有“北斗星里看明星”之语。又,《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菩萨二字佛经恒借以喻气海元阳之气。故柳华阳注云:“观乃我正觉之中灵光耳”。菩萨即是慧命如来,大发慈悲,教大众时时刻刻关照此菩萨,菩萨得受此灵光之慧力,久则自然如梦觉,融融然如熏蒸,活活然如盆珠。观柳华阳注心经之文,益知静坐时用元神之妙,迨至静坐功深,元阳充足,征兆呈露,气机外动,此时又宜用采阳生工夫。然阳之生也,多在睡眠之际(缠终禅注:熬夜耗阳气。),偶然知觉,宜急披衣起坐,先急呼气数口,又继则徐而且长(欲呼气长必先将气吸足),细细呼气数口,且当呼气外出之时,宜将心中识神注意下降,与肾气相团结,呼气外出之时肾气随呼气上升,自与下降之心神相遇,此道家所谓吸升呼降之功,亦即

參加禪宗《梁皇寶懺》法會的親身體驗----治療職業病的奇特經歷

 我喜歡修道,並非佛教徒。但是我非常尊重佛教。 以前因為來到美國謀生,語言不通,找工作不易,後來得了職業病,留下後遺症,雖然自身是中醫師,也勤奮練習氣功,但是至今未完全痊癒。 前段時間,有幸參加佛教禪宗《梁皇寶懺》卷八法會,體驗非凡。文笔不好,也不懂佛法,不懂佛教文語,见谅。現描述如下。 在參加法會的頭一兩天,我已經通過網絡,了解到《梁皇寶懺》的產生背景,知道這是是中國佛教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懺法,消災除難,素有「懺王」的美譽。 進法會現場之前,寺廟的義工(我的越南朋友)吩咐我,因為我是第一次來,最好坐最後。所以我就選擇了最後一排就坐。 當時人少,不知為何,法會的工作人員輕輕靠近我,對我私語,建議我到前面入座。所以我就到前面第二排入座。 工作人員開始唱誦《梁皇寶懺》第八卷後,剛開始還沒有感覺。後來有一段都是四個字的經文,同時鼓聲響起,我的身體開始做出自發動作,與我平時練習氣功出現的自發現象基本類同,我心中竊喜,知道是我的靈魂在自動調整身體,去除職業病的病根。雖然在此場合不適合,但是我不能夠控制自己。 《梁皇寶懺》第八卷一共分26節,但是並非每一節都有四個字的經文。然而每到四個字的經文唱起,同時伴隨鼓聲,我的身體的反應越來越大,剛開始很微小,可能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後來越來越大,甚至我下跪以及起立合十都有點走形,大到我平時練習氣功都沒有出現這麼大的自發動作。可能平時自己在不練習氣功,清醒的情況下也做不出如此難度高的動作。但是,我也知道,這些動作越大,越有利於完全去除我的職業病病根。 終於,有工作人員過來勸我到後排入座。然後我就到了後排入座。 然後我就到了後排。當然了,每次四字經文唱起,鼓聲響起,我就聞鼓起舞。 好不容易熬到法會結束,出會場後,工作人員特地走過來,詢問我是否身體不舒服,我就將原委告訴了她。同時告訴她,當時在場的老外教徒,肯定嚇了一跳。如果你們有機會,我可以分享給大家,自己的體驗。但是因為禪宗不提氣功,所以她只是讓我留下名字,可以找她們的師傅說一下。後來,我又特地找她們的師傅解釋了一次。她們的師傅很有心,想送我一本《心經》,被我婉拒了,覺得自己的佛緣未到。 回家後,我查《梁皇寶懺》第八卷網絡全文,似乎與法會現場略有不同,我竟然查不到法會現場的四字經文片段。真奇怪。 禪宗屬於大乘佛教,不提氣功。東南亞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一般寺廟的住持都練習氣功,而小和尚都不練

艾灸中的“壮”是什么意思?

在关于艾灸的介绍与论述中,尤其是古代的艾灸典籍中,“壮”这个词是经常出现的,它是艾灸中的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在古代,是没有现在这样用纸卷起来的艾柱的,而是艾绒捏成一个圆锥形,直接贴在皮肤上,因为灸后使人强壮,所以叫做“壮”。 古代,每点燃一个圆锥形的“壮”,实施一次艾灸称为灸了一壮。现在的一条艾柱,约相当于古代一个圆锥形的“壮”的10倍以上。壮本来指壮年人,在艾灸中用壮来计算施灸的数量,通常也是以壮年人为标准的。   在使用艾灸进行健身或治病时,需要灸多少壮,通常要根据具体的施灸对象情况来决定。对于体质弱的和久病、大病的人,使用的艾炷要小于标准的壮年人,同时灸的壮数也要少;对于体质强和初病、小病的人,使用的艾炷可以大些,灸的壮数也可以多一些。在施灸时,少的有1壮、几壮的,多的有数百壮甚至上千壮的。 朋友们在看一些古代艾灸书籍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病的治疗中,一个穴位就要灸五百壮,这么多的壮数可以理解为分多次积累达到的数量。 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把古代书籍中的壮数,除以基数10--20(艾柱质量差,直径小,燃烧不充分,则取10;艾柱质量好,直径大,燃烧充分,则取20。),取个大约数,即为今天的艾柱数目。 举例说明: 我现在常用的南阳五年特级纯艾灸条,金色包装,每条长20厘米,直径18毫米,实测每条艾柱可以燃烧的时间为90分钟,换算成的壮数大约是20壮。90分钟/20壮=4.5分钟/壮,即每4.5分钟,相当于灸1壮。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认为连续灸几百壮,正是发挥灸长时间施加刺激的特长,如我曾看到过一个病例,对于脑瘤病人患处连续施灸长达36个小时,壮数达500壮,成功的使瘤体萎缩变小,所以壮的数量需要在实践中来摸索,对于大病、急病,在身体能够适应的情况下,壮数多一些,对治疗会有促进作用。 【说明:】以上案例中,壮数500壮,所以需500/20=25根艾柱,每根艾柱燃烧1.5小时,25X1.5=37.5小时,减去过度时间,约为36小时。

丹道修炼者论内丹

我与辽宁沈阳的张方乃神交之友,两人曾在早己停办的《武林》杂志上,各自发表过一些武学文章。北京的伟东,先随马奎学过功、后又随我学过一些导引术;有一次,他要去沈阳出差,问我那儿有没有高人可以请教,我便推荐他去拜访张方先生,并把张方的手机号告诉了他。回京后,他告诉我,张方先生为人谦和,修炼的很好。 张方认为,流传至今的丹诀十之八九多是伪诀,而很多据说是吕洞宾、张三丰亲传或单传的丹法,其实都是扶乩之作。张三丰就认为扶乩之言不可信。(评:张三丰论扶乩本就是乩语。)另有一些所谓的“仙家丹诀”,实乃丹道修炼者从精典丹经中有所领悟后,再去撰写的托名之作也,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却不可全信。(评:此语与后文自相矛盾,陈撄宁和老农就是例子)历代的丹道传承,都是以心传口授为主,至明清两代各派丹道之学的文字才越来越多,丹法的种类和修炼的层次也越来越繁杂,逐渐淹没了大道至简的宗旨。(评:大道虽说至简但不深入学习怎能参悟透彻?) 得诀归来好读经,真正有价值的丹诀肯定是至简不繁的,往往是一两句话,或是一首诗。有人问,在没有得道高人指点的情况下,自己看书能否修炼成功?张方说,这在丹道修炼史上不乏先例,举凡饱读丹经者,一朝彻悟,便感而遂通。以当代仙学大师陈樱宁先生为例,他不讳言自己就是靠研习丹经而悟道的。陈氏于73岁时在自传中言道:“嫌佛教的修养法都偏重心性,对于肉体仍无办法,不能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因此又寻访道教中人,如苏州穹窿山、句容县茂山,都是香火地方,道士们不懂得修养。又如湖北武当山、山东即墨县崂山,虽有少数做修养功夫的人,他们所晓得的办法,尚不及我,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其他不出名的地方,如安徽怀远县阴山、浙江湖州金盖山等,都是空跑,并无结果。我想,这样的寻访,白费光阴,还不如自己看书研究,因此遂下决心阅览《道藏》。”(评:名山高人隐士多但很难遇到,张三丰,白玉蟾为了寻师访道可可谓历尽艰辛) 张方有一位拳友,在农村插队时结识了当地一位老农,此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且一生好道;因不具备条件外出寻师访道,故仅靠反复研读《性命圭旨》和《伍柳仙宗》二书修道;不管是在山里砍柴,或是在河边放羊,老农都经常静坐入定。一日,他忽然预知逝期,于是便从容安排后事,告别家人,入山尸解。张方认为,如果不想做学问而去研究内丹学,仅仅只是为了修炼,那么,诸如《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这一类隐语型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