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可称为“传奇”的寿星之中,除了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相传李青云生于1677年(清朝康熙+六年),卒于193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直至民国,终年256岁(一说273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寿星。
有关李青云的传奇性故事很多。如传说他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陈远昌,大渡河一战,石达开全军覆没,陈远昌就改名李青云,乔装草药医生逃到四川开县陈家场一带避难等等。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会武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如此,李青云还是一个著名的中医学者。他曾根据古代养生老人圃翁的养生理论,总结出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这四个字对现代养生学来说,也是一个借鉴。
慈俭和静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李青云常年游乡治病,以卖草药为生,对穷人他收费低廉,对富人则收取高额药费,以供全家生活。闲时,他常约人打牌,每次都要“输”掉120文左右,其目的在于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钱。李青云认为: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揭示,具有爱心的人,能与同事和邻居保持良好的接触,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李青云的“俭”是多方面的。他在《长生总诀》中说道:简事者,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如食中珍俊,衣中缝罗,身中名位,财中金玉,此皆分外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简事之旨,如是而已。他认为,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其意可谓精到。
所谓和,即和悦之意。李青云认为:君臣和则国
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古人云,要使体内精气永远充沛,就得保持平和无欲的状态。而李青云的“和”,与历代养生家的主张则有着相同之处。李青云为人厚道,他从不发怒,故邻人多愿与他相处。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动。李青云认为,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李青云闲时就将两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闭目静坐,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他平时寡言少语,从不谈及无关的话。他在《长生不老秘诀》中写道:夫闭目者,所以养神也。冥心者,所以敛妄念也。法当盘膝而坐,紧闭双目,内观其心,使一切杂念都归冥灭,灵台朗澈,普照通明。实际上,李青云的“坐功”,也是气功的一种。李青云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放于罩笼内,燃烧的时间相对就比较长;若是把蜡烛置于风雨中,燃烧的时间就短得多了,甚至立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他非常欣赏老子的话:“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缠绕)。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
自爱自全为养生之关键
李青云很注意保养,平时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吃饭定时定量,早睡早起;如果说有什么奇特之处,那就是他爱蓄长指甲,并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加以保护,等指甲长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于木匣内保存,李死时留有指甲壳一小匣。在讲到自己起居饮食时,李青云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他还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又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李青云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常年用构祀煮水当茶饮。有关构祀能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功能,在我国古代医书上早有记载。现代医学也证明:构祀子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有益人体的物质,并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其“返老还童”的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加激素的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用,还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曾有不少人质疑李青云是否真活了二百多岁,据现已经掌握的资料证明,并不能确证。据说1920年代的主流媒体上海《申报》和英文的《字林西报》都兴高采烈地登过李的新闻。适逢乱世,真假难辨,但李青云的养生之法的确有供后人借鉴之处。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IKA200909042.htm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