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药材行业的朋友曾向我谈起在皖南山区遇到的趣事:夏天的一个早晨,他走进空气清新的松树林,发现树下有从地上缠系于树干,像“菟丝草”笔毛形状的长丝,而疏松的地面裂纹四射。用脚使劲地跺,地面空空作响,颇觉奇怪。请来附近农民一问,说这地下面藏有茯苓,取来锄头挖下去,果然掏出几大团茯苓,此中有何奥妙?原来先看到的笔毛样的东西就是茯苓的菌丝,这是药农寻找发现茯苓的主要迹象。当然,野生茯苓的采集大多可在已砍伐或自行倒下的松树旁找到,如看到树干断面呈红色、不朽不蛀、又无松树应有的松脂气味,若以铁棒一击即碎,说明附近有茯苓。可用带钩的探条插入土层中,若探条不易拔出,钩糟里有白色粉末,则可断定地下有茯苓并可采挖;若挖到紧抱松树支根生长的茯苓,便是发现更珍贵的茯神了。药农还告知,寻找茯苓的秘诀归纳下来即八个字:一看、二闻、三击、四探。
茯苓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常常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上,可它并非是植物的根,属菌类药材。但它常侵害抵抗力较弱的松树,能使松树茎叶萎黄,影响其生长。为了既保护松林又可满足中医药的需求,过去人工培植多选砍伐后残留的地下松根,取鲜茯苓肉做“肉引法”,可是成活率低、菌种易退化;现在国内应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从优质鲜茯苓内分离培养出纯菌丝菌种培植茯苓,成本低、成活率高。人们还发现,把茯苓菌种接种在活松树根部多不能成活,而接种在枯死或砍伐后的松根旁很易成活,说明茯苓不是行寄生生活的寄生菌,而是行腐生生活的腐生菌。“空中涧畔枯松树,老对禅堂鳞甲身;传是昔朝僧种着,下头应有茯苓神”。唐代诗人曹松的诗句《僧院题松》,称枯松树下有茯苓或茯神,说明他的观察入微、对其来源了解,系不可多得的传神之笔。
茯苓的药用历史悠久,自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以来,历代医家常将其作为益心健脾、利水渗湿的要药使用,晋朝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之说。有人统计过,汉唐以来200多个传统中医精华方剂,其中使用茯苓的占了五分之一。值得一说的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活了73岁,比康熙至光绪八个皇帝的平均年龄53岁多出20岁。根据清宫医案记载,这与她喜食茯苓饼、八珍糕(含茯苓)有一定的关系。慈禧太后认为松树长寿,茯苓是“千年松根、食之不死”,故采纳太医之见,经常命御膳房专门用精白面和茯苓粉等原料,精工制作茯苓饼供其食用。这种茯苓饼集《儒门事亲》记载的“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的煎饼和“薄若蝉翼、柔腻绝伦”的秦人制小锡罐西饼以及两张薄饼中间夹以蜂蜜、香料、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的蜂糕于一身,用此三者之长,做成满如月、白如雪、薄如纸的茯苓夹饼来,其珍美甘香、风味独特,至今仍为著名的北京特产。凡去北京旅游的人没有不知道茯苓饼的,离开北京时都要买些茯苓饼品尝或馈赠亲友。
《红楼梦》第60回中还详细介绍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滚开水将茯苓霜冲化、调匀,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净含量约20克),其滋补效力最强。茯苓中含有大量人体极易吸收的多糖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适用于久病、体弱及老年人服食。
宋代钱乙以其高超的医术为朝野称颂,两次被召为太医,晚年回到郓州故里,得了一种全身疲惫、活动不利的“周痹”,而周痹入脏者是死证。他让家人和亲属登上东山寻觅茯苓,要他们先找“菟丝草”丛生之处,以火烧灭后挖掘。家人依言而行,果然得到个大如斗的茯苓,让钱乙吃了一个多月,虽然左侧肢体仍旧偏废,但精神、体质却越发硬朗,后继续服用以进行他的本草研究。钱乙又愉快地度过近20年,直到82岁才去世。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因患病买了假茯神(茯苓里有细松根穿过称茯神)后,非常气愤地写了一篇《辨茯神文并序》:“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惟茯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以老芋冒充茯神使柳宗元不但病未好转反而加重,看来打击假药从古至今由来已久,任重道远。
茯苓又名伏灵、松灵、不死面,主产于湖北、安徽、云南、广西、浙江,传统习惯认为云南丽江的茯苓(云苓)及湖北罗田的“九资河”茯苓质量最好。古人一直把“松气下积为苓”的茯苓与“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的琥珀当作一对“孪生姐妹”,《本草纲目》里就将它俩排在一起,但古来出茯苓处未见琥珀,出琥珀处不见茯苓,一个是低等菌类植物,一个是树脂入地长年转化而成的矿物,形态不同、作用各异,只不过都与松树有点亲近关系罢了。茯苓除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外,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抗衰老,又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凡轉載本網站文章,請註明本網站網址 http://www.liangzhenjiu.com